[麻辣地產點評] 閉嘴吧!你不能拿了好處還抱怨房市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加西網報道)親們,還記得前兩天關於UBC一個教授發布報告表示,政府需要對本地火爆房市承擔責任的那篇報道麼?(相關鏈接:溫村房價飛漲 這些人應付重要責任!?

溫哥華太陽報專欄作家Pete McMartin今天發表回應稱,除非是買家用槍頂著你強迫你將利潤巨大的房產賣掉,否則你就不該對現在的房市做任何抱怨或者批評,因為當你覺得高房價已經變成一個問題時,其實你也早已成為造成該問題的一份子!




McMartin的專欄文章編譯如下:

我的一個好朋友長期以來都來往於美加之間,他在美東Rust Bell 有一份收入頗高的工作,因此他選擇每個月飛回加拿大探望家人。長期兩地生活使他對美加兩國有著非常獨到的見解,不過歸根結底,就是大寫的不同兩字。

讓他感觸最深的也還是房地產這個話題。。。

我朋友表示,他在美國工作的地方,那裡的地產市場一片沉寂,物業蕭條的景象已經不是幾個月的事情,而是已經好幾年了,那裡的房價簡直要讓每個溫村人民流口水:那些長得就和刊登在紐約時報裡的豪宅一摸一樣的房子,竟然只要6位數的價格。因此,當地有一些公司就利用市場的蕭條,給那些絕望中的賣家開以現金進行交易。

但是到了這邊,如果屋主是接受現金交易,那就意味著比叫價要高出幾到十幾甚至幾十萬,而社會輿論也似乎是一邊倒,對於這種現金成交+高出售價N多的模式都認為是非常瘋狂、荒謬、邪惡、不可持續、扼殺社區、甚至涉及違法操作等等,總之,沒一句好話就對了。。。


最近有一篇來自UBC某個教授的觀點甚至認為,是政客們造成大溫房價危機

這篇報道的標題真是讓我很震驚,如果大家讀過這篇報道的話,會知道這位教授甚至認為從86世博會開始的這些政治決策都影響並導致了今日的房市。

首先,這篇報道無疑承認目前的溫哥華房市是種危機,也似乎在幫助人們對這種危機進行開脫,但當我努力回憶溫哥華以前的事情時,卻記得80年代至90年代中,溫哥華人對於房價大幅下跌的不滿情緒,到了86世博會的時候,民眾熱情高漲滿是期待,同樣也是這批民眾,到後來又是以增加工作機會的名義,不斷勸勉我們的政府將卑省貿易邊界打開,增進亞太地區的經濟活動。。。


其次,這篇報道的標題,根據你不同的生活處境,是否也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寫,比如說寫成:謝謝政客們為大溫創造財富!這樣的標題我們從來不會看到,因為政客們很少能得到大家的感謝和贊美,而且這樣的觀點一出來,就會被認為對那些買不起房的人群有點小殘忍。。。

但是,對於那些仍舊留在市場中的人群呢?那些手中有房子要賣,想要以大換小,想要賣房買新車,買流了一輩子口水的海邊度假屋的人呢?我們很少看到聽到這些人的觀點吧!相反,我們經常看到聽到的是對於孩子買不起他們從小成長的熟悉社區裡的房子,沒有辦法和上一輩居住在同一個社區等等,但也千萬別忘了這些孩子同樣也能繼承父輩的房產

最近,另一篇報道不知你有沒有看到過?就是說溫哥華一名退休律師,也是前溫哥華市議員Jonathan Baker在去年12月將位於溫西房產以$300萬的價格賣掉(比當初Baker購入時翻了100倍),然後花了$150萬在陽光海岸某個美麗的小鎮買下一棟海濱住宅的故事(相關鏈接:40年漲100倍!溫哥華老人賣房逃離)。

Baker在文中表示不能太過譴責或批評現在的火爆房市,因為這個市場已經給他帶去了一筆財富,但是他接著還是評論並抱怨溫哥華已經變成一件商品。。。我想說,除非是買家用槍頂著你強迫你將利潤巨大的房產賣掉,否則你就不該對現在的房市做任何抱怨或者批評,因為當你覺得高房價已經變成一個問題時,其實你也早已成為造成該問題的一份子!你同樣也不能既拿好處又來抱怨!

目前,我們的政客們已經向大家承諾說會制定相應的規管政策來給溫哥華房市降溫,聽上去很不錯吧?但也別忘了,大溫有超過65%的人都是屋主!!中間許多人都已經把房產看作是未來退休保障資產,也有很多人為此背負了大額債務,如果房價真的下跌,我真的很想知道到那個時候,我們的報道又該出現怎樣的畫風呢?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已經有 40 人參與評論了, 我也來說幾句吧
注:
  • 本文由專欄作者供 "加西網" 專用,未經作者與網站同意,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 文章僅代表專欄作者本人意見,與網站無關, 本站對內容不負任何責任.
  •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當前評論

    當前評論
    評論12 esong 2016-03-24 12:53
    主要是大溫沒多少行業能支撐房價 大多的房價,我就覺得不算貴,至少人家各行業都比較好
    評論11 太尉 2016-03-23 19:46
    游客 寫道:
    經紀經紀黑心的經紀硬把房價忽悠到半空中,現在上下兩難


    酸葡萄
    評論10 游客 [口.甲.虞.言] 2016-03-23 19:43
    經紀經紀黑心的經紀硬把房價忽悠到半空中,現在上下兩難
    評論9 太尉 2016-03-23 19:00
    游客 寫道:
    炒房和炒手機,炒車票一樣, 都是黃牛。


    請問:什麼商業活動不是“炒”?
    評論8 Sunny26 2016-03-23 18:56
    嚷嚷的又不是賣房這些人。
    評論7 Housing up up up 2016-03-23 14:41
    游客 寫道:
    炒房和炒手機,炒車票一樣, 都是黃牛。


    跟炒飯都一樣,炒不炒爑,

    就要看個人做化和功力了! icon_mrgreen.gif
    評論6 溫水煮雞蛋 2016-03-23 14:07
    這個道理政府如何不知道?房市火爆,從買賣的交易稅,到後面的房產稅,錢不都進了政府的口袋?更不用說房地產公司賺的錢,經紀們的傭金,到了年底,不都要還要給政府交一次所得稅?沒有外國資本進來,你以為BC的經濟,在能源產業如此慘淡的今天,還能一枝獨秀?所以,指望政府來抑制房市,根本就是不現實的,估計也就是做做樣子,拿shadow flipping來說事,演場戲給選民們看,稍微平息下大家的火氣。。。
    評論5 游客 [濟.曰.尊.訓] 2016-03-23 13:54
    其實是觀念問題,加拿大人的觀念沒有與時俱進,記得以前有人說加拿大是個愚昧落後的國家,愚昧落後,這四個字,是對加拿大極其准確的概括,人的觀念愚昧,制度和設施落後,呵呵。
    評論4 游客 [走.西.夏.篇] 2016-03-23 13:32
    一幫好逸惡勞不努力的懶人。
    評論3 icecream 2016-03-23 11:29
    既得利益者還要嚷嚷就不好了哦,輿論轉向了哈
    評論2 游客 [嗅.所.楚.此] 2016-03-23 11:06
    如果政府打擊房地產其實是損害了大部分本地人的利益。因為大溫有超過65%的人都是屋主!到時候都去抗議的話,估計政府也吃不消,再說政府的工作人員大多數是這65%裡的族群!
    評論1 游客 [甘.昔.與.義] 2016-03-23 10:43
    炒房和炒手機,炒車票一樣, 都是黃牛。
    發表評論
    您的評論 *:
    安全校驗碼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Copyright © 加西網,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